大品吉樂旅行社,吉樂朝聖探索旅遊追尋佛陀的足跡,一同探索世界盡頭

前往朝聖諮詢
Kunlun Travel Attractions

神明傳說聖地

大品吉樂|踏上道門仙宗之路,走入一段神明信仰的旅程
大品吉樂的朝聖手冊輕輕翻開,扉頁上的道門法典猶如一道靈光,指引你走進崑崙神山能量旅程。
這趟旅程不僅是地圖上的距離,更是一場與天地對話、與古人神靈共振的靈性探索。焚香祈願、誦經祈福,都是朝聖旅人行走在時光長河中的靜靜印記。
共有 24 筆旅行景點
  • 山東泰安 泰山玉皇頂

    山東泰安 泰山玉皇頂

    玉皇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是五嶽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殿而得名,主祀玉皇上帝。始建年代久遠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 相傳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玉皇頂,舊稱太平頂,是“東岳”—一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殿而得名。玉皇廟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主要建築還有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 玉皇殿內祀玉皇上帝神像,玉皇上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即民間信仰的”老天爺”,俗稱玉皇大帝。神殿上匾額題”柴望遺風”、“威攝十方”、”名揚神州”,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殿前有“極頂石”,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 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說明這裡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玉皇頂位於碧霞祠北,為泰山絕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玉皇廟位於玉皇頂上,古稱太清宮、玉皇。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譽。供奉的就是乃天地萬物的主宰,萬天帝主一一玉皇上帝,乃掌管三界之主神。

  • 山東泰安 泰山經石裕

    山東泰安 泰山經石裕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刻於山東省泰安龍泉山谷中的經石峪,是我國現存最著名的佛經摩崖石刻之一。這部經典的內容節錄自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現存約有1069個字。經文刻在花崗岩質的石坪上,每行刻有125個字或不等的10個字,字徑約30或50厘米不一。雖然年代久遠,但這座石刻仍然令人驚歎其宏偉和藝術價值。如果您前往泰山,不妨一睹這一壯觀的佛經石刻!

  • 四川成都 青羊宮

    四川成都 青羊宮

    青羊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側依錦江,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西南第一叢林」,是全國著名的文物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西南地區最大道觀。文物有:斗姆殿、八卦亭、銅質青羊、吳道子繪畫本呂祖石刻像、三豐像以及宮內珍藏的《道藏輯要》經版等。成都市的青羊區以此得名。2002年12月27日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青羊宮始建於周朝,原名青羊肆,傳說老子曾在這裡為尹喜講《道德經》。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黃巢起義,唐僖宗避難於蜀中,曾將此作為行宮,待他重返長安後,撥錢增建並下詔改為今名。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毀於兵災,現存建築為清代康六至十年(1667-1671)陸續重建。

  • 四川都江堰 青城山

    四川都江堰 青城山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習頂海拔1600米。 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創始人"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

  • 甘肅平涼 崆峒山

    甘肅平涼 崆峒山

    崆峒山,古稱空同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以西,屬六盤山支脈,南北走向,長約100公里,平均寬15公里,主峰翠屏峰海拔2123米,垂直高度683米。崆峒山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身,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中國道教第一山」等美譽,山上有道觀禪院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和七十二處石府洞天,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區。 傳說軒轅黃帝曾親自登臨崆峒山,向隱居在此的廣成子「問道」,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秦始皇、漢武帝也曾效法黃帝登臨崆峒山。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西至於崆峒。”《太史公自敘》說:”黃帝至崆峒,登雞頭山。“「崆峒」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北戴斗極為崆峒”。平涼崆峒山正位於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汲冢周書》記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樓爛、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鬱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於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

  • 江西婺源 三清山

    江西婺源 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 三清山自玉京峰向北以下(北山),為歷史文物分佈區。三清山道教古建築群氣勢恢弘,與三清山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這些文物主要包括星羅棋佈在林壑間若隱若現的宮、觀、殿、府、廟、亭、台、塔、坊、丹井、石雕、題刻等在內的石構建築群,目前已發現的有230多處。這些古建築,在數十平方公里內有規律地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既原始質樸,又內蓄玄真,與自然渾然一體,在中國建築史上獨樹一幟。三清山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道教文化古建築露天博物館”。

  • 江西鷹潭 龍虎山

    江西鷹潭 龍虎山

    龍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其道教聖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現保存了歷代天師起居,呈八卦形佈局,氣勢恢宏的天師府古建築群;在數十平方公里範圍內分佈著春秋戰國時期到明清的古崖墓群,規模之大,數量之多,保存之好,時間跨度之長,為世界罕見;上清宮、正一觀、鎮妖井、飛雲閣、兜率宮等一大批遺跡也正陸續恢復。 龍虎山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徵,自然景觀主要沿瀘溪河兩岸展開,"丹峰環碧水,密林藏怪石,蒼山掛飛瀑,候鳥映湖光"的景色吸引了大批遊客。景區內有天工造化的龍虎山,惟妙惟肖象鼻山,有美若絕倫的僧尼峰,還有天下絕景一思源壁等景點。東漢中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在此煉丹傳道,至今天師道遠播海外,源遠流傳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以及璀所知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構成了這裡自然、人文景觀的“三絕”。

  • 河南欒川 老君山

    河南欒川 老君山

    老君山“天下無雙聖境,世界第一仙山”,為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主峰,原名景室山。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相傳春秋时期,被公認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歸隱修鍊,使之成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師之庭)。北魏始於其上建老君廟以紀念。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遲敬德重修景室山鐵頂老君廟,並賜名為“老君山”。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並發帑金建殿,成为是歷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國山脉。

  • 青海西寧 北禪寺土樓觀

    青海西寧 北禪寺土樓觀

    青海西寧土樓觀,位於西寧市城北的土樓山(俗稱北山),背倚大墩嶺,面朝湟水河,地勢險峻、依山面水,是一處結合自然丹霞地貌與宗教建築的道佛合祀聖地。整座觀宇建於峭壁之上,崖壁間鑿出層層洞窟,殿宇高懸,氣勢磅礴,是繼山西省大同“懸空寺”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懸空寺”。 土樓觀依紅色砂岩構成的丹霞地貌而築,形成獨特的「九窟十八洞」,洞中供奉玉皇大帝、觀音、文殊、普賢與關聖等神佛,神像莊嚴靈妙。洞壁繪有融合漢藏風格的佛像與山水花卉壁畫,因其藝術價值而有「西平莫高窟」之美稱。洞穴與殿宇間以棧道與回廊相連,洞中藏佛,殿中有洞,整體格局錯落有致、懸空交錯,行走其中如入幻境。 其山腰處還可見露天「金剛經」石刻,歷經風雨侵蝕自然顯現,傳說曾有高僧在此誦經修行,雲霧繚繞,靈氣不散。作為融合地理奇景與宗教文化的獨特聖境,土樓觀不僅是信眾朝禮之所,也吸引無數旅人前來探幽尋勝。

《中國。崑崙道宗》
中國崑崙道宗~神明出任務
為朝聖者打造兼具深度旅行與修行之路
大品吉樂旅行社專注於中國崑崙道宗的信仰巡禮,追尋西王母娘、九天玄女、玄天上帝、哪吒、濟公禪師,有別於觀光導向旅程,旅客透過走訪崑崙山口、無極龍鳳宮、崑崙神泉等聖地,仰望崑崙雪峰、參拜古剎祈福,漫步於敦煌千年石窟壁畫,品味麥積山石窟佛像神韻,沿途清香祈願、誦經祈福,體驗千年薩滿、道教、佛教文化交融的聖山巡禮,一場天地萬象的修行旅程,為人生添一段壯麗而靜謐的記憶。

聯繫吉樂旅遊
line2 線上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