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吉樂旅行社,吉樂朝聖探索旅遊追尋佛陀的足跡,一同探索世界盡頭

前往朝聖諮詢
媽祖娘娘 . 臨水夫人 . 黑面三媽.開漳聖王 . 保生大帝 . 廣澤尊王 . 清水祖師 . 閩南

《福建沿海信仰》媽祖娘娘.臨水夫人.清水祖師 6 日

行程特色

~台灣傳統信仰神明巡禮~

台灣先民以福建地區移民為大宗,台灣在宗教信仰方面有著很大關聯。泉州、漳州及廈門的生活習慣也和台灣極為相近,神明隨著移民分爐來到台灣,便形成固定時間回祖廟謁祖的習俗。

 

【湄洲媽祖祖廟】湄洲天后宮,位於莆田市的湄洲島,主祀媽祖女神,為世界各媽祖廟的祖廟。

【臨水夫人】是福建閩江流域民眾崇奉的神靈,因源於福州府,故福州人視其為鄉里的守護神。

【清水祖師】俗稱「祖師公」、「黑面祖師」等,是福建安溪的守護神,至今除福建外,台灣及東南亞一些地區擁有數以百計的分爐和眾多的信仰者。
【開漳聖王】名陳元光,唐朝將領,開發漳、潮地區的業績,受到歷代朝廷的褒崇。宋徽宗賜與「威惠廟」匾額,宋孝宗加封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明朝又改封他為昭烈侯。漳州地區人民把他尊為「開漳聖王」,崇祀他的廟宇遍及閩台及東南亞一帶。

【廣澤尊王】名郭洪福(另說郭忠幅、郭乾)福建安溪人,善良忠厚、修行、風水為受到景仰的主要因素,福建安溪詩山鳳山寺為其祖廟。

【保生大帝】名吳夲,又有吳真人、吳真君、花橋公等稱呼,俗稱大道公,是台灣民間崇拜的醫藥神,也是泉州同安縣移民的鄉土神。

【田都元帥】田都元帥,原名雷海青,唐朝天寶年間知名樂官,安史之亂殉國,被民間奉祀為戲神、道教護法神,亦稱田元帥。

每日行程
Day

台北/福州/臨水夫人祖廟/古田順天府 ( 陳靖姑夫家 )/古田

今日上午集合於臺北桃園機場,專人辦理登機手續後搭乘豪華客機,前往【福州】為福建省省會,海上絲路的起點城市之一,福州建城於西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同時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前往【古田臨水祖宮】始建於唐貞元八年(792年),經歷代重修擴建,清光緒元年(1875年)毀於火。翌年城鄉募緣重建,歷三年建成,留存至今。該宮為海內外順懿(臨水宮)祖廟,主祀臨水夫人,是各地臨水宮的祖廟。【古田順天府】是古田臨水宮鄰近的一處坐北朝南,依坡勢而建的三進式建築,當年為順天聖母陳靖姑與其夫君劉杞居住之處(陳靖姑夫家),廟中奉祀陳靖姑夫婦與其公婆。順天府還有一個特殊的傳統活動,順天府每五十年必要恭送臨水夫人神像回下渡娘家,順道向「閭山法主廟」師尊許真君祝壽。【古田縣】位於中國福建省境中北部,閩江支流古田溪中下游,歷史上曾是閩中十邑之一。

福建古田 臨水宮祖廟
福建古田 臨水宮祖廟

福建古田 臨水宮祖廟

福建古田臨水宮位於寧德市古田縣大橋鎮,是主祀陳靖姑的祖廟,為全球臨水夫人信仰的發源地。陳靖姑為唐代福州人,自幼聰慧,拜入閭山派祖師許旌陽門下學法,後嫁入古田劉氏族中。相傳她懷孕期間為救鄉民祈雨,最終身亡,感動百姓,最終捨身殉道,事蹟感人,鄉民遂建廟奉祀,尊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主司安產、護嬰、除煞解厄,尤受婦女信眾敬仰。 臨水宮始建於唐貞元年間,歷經宋元明清多次修繕,現存建築為明清風格,坐北朝南,依山就勢,廟貌宏偉,氣勢莊嚴,內供陳靖姑與林九娘、李三娘三結義姐妹神像,並設有戲台、鐘鼓樓、拜亭等。作為臨水信仰中心,古田臨水宮香火鼎盛,信眾遍佈閩浙台港及東南亞地區,全球分靈宮廟超過四千座。每年農曆正月十四至十五舉行陳靖姑聖誕祭典,為當地最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之一。
福建古田 夫家順天府
福建古田 夫家順天府

福建古田 夫家順天府

福建古田順天府位於古田縣鳳埔村,是民間所稱的「陳靖姑夫家祖廟」,相傳為她出嫁至劉姓人家後的生活所在地,與主祀其修道成神的臨水宮不同,順天府承載著她在人間家庭角色的記憶,體現其作為妻子與媳婦的身分,也因此成為臨水信仰體系中的另一座核心聖地。陳靖姑為唐代福州人,自幼向道,入閭山派修行,法術高明、慈悲濟世,婚後仍持道護民。 相傳她於懷孕期間為鄉民祈雨,不顧安危最終捨身殉道,百姓感念其德,於其夫家舊址建廟祀奉,尊稱為「順天聖母」或「順天媽祖」。她以護佑安產、保子解厄聞名,成為閩地最受敬仰的女性神明之一。順天府廟貌素雅莊重,融合道教與民間信仰風格,主祀順天聖母,配祀義結姐妹與護衛神將,香火綿延不絕,信眾多為求子、安胎、除煞而來。
餐食Meals
  • 早餐:N/A
  • 中餐:N/A
  • 晚餐:風味料理 80 RMB
住宿Hotel

古田/好望角大酒店  或同級

Day

古田/后山臨水宮 ( 鎮妖井 )/陳靖姑故居/龍潭角/三坊七巷

酒店早餐後,前往【后山臨水宮】朝拜順天聖母陳靖姑,宮內有鎮妖井,傳說陳靖姑斬妖除魔,將蛇身銷在七星井,蛇尾鎮在後山宮。【陳靖姑故居】是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出生地。據《閩都別記》中記載"夫人臨盆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閭裡稱其,引為吉兆"。現存故居為2004年翻修,占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現存正殿、龍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築,常年百花爭妍、綠竹長青。正殿是木構架式內供奉順天聖母、圓通自在天尊、聖父聖母、三十六婆官等諸天神聖。殿中懸掛著"順懿應天"、"崇福佑民"、"母地生靈"等牌匾。【龍潭角】原為古渡口,古稱龍潭窟,相傳在龍潭角下有一座山,名叫"閭山",而龍潭角則是閭山的法門,此處也是陳靖姑為民祈雨處。【三坊七巷】最早始於西晉末年,都是古厝屋簷,灰色牆壁和古味濃厚的青藍色屋瓦,結合古今風貌,有名的林則徐紀念館就在這裡面,大街上還有看精緻的木雕、庭院建築,可以來這裡走訪。今日住宿於福州。

福建泉州 后山臨水宮鎮妖井 (七星井)
福建泉州 后山臨水宮鎮妖井 (七星井)

福建泉州 后山臨水宮鎮妖井 (七星井)

福建泉州后山臨水宮,主祀順天聖母陳靖姑,是泉州地區歷史悠久的信仰重鎮,香火鼎盛,為婦幼安產、解厄除煞的重要祈願場所。宮廟坐落於泉州城後山之麓,相傳建於宋代,為臨水信仰自福州傳入泉州的重要據點之一。陳靖姑為唐代女道士,自幼修道,精通法術,誓願濟世救民,殉身祈雨後被尊為神明,信仰流傳閩南、台灣及東南亞一帶,尤以護佑孕婦、保胎順產而聞名。 宮中最具靈異傳說的建築之一,即位於後山的「七星井」,又稱「鎮妖井」。相傳古時此地妖氣橫生,屢現怪象,道士入山觀地理,發現此處陰氣鬱結,便依北斗七星方位開鑿七口井,用以鎮壓潛伏之煞,調和山川氣脈。井口分佈精準,宛如天星下照,象徵以天罡之力鎮伏地中之邪。此舉不僅平息了當地災異,也形成後山臨水宮「井鎮妖煞」的傳奇,成為民間信仰中極具特色的風水象徵。七星井至今仍保存完好,信眾信其具有化煞解厄、鎮宅轉運之效,祭拜繞井祈願者絡繹不絕。
福建泉州 陳靖姑故居
福建泉州 陳靖姑故居

福建泉州 陳靖姑故居

陳靖姑故居位於福建福州倉山下渡,是順天聖母的出生與成長地,亦為臨水夫人信仰的源頭之一。她自唐代降生,幼年聰慧仁慈,後拜入閭山祖師許旌陽門下修習法術,成為深受百姓敬仰的女神。因其為救鄉民祈雨而殉道,民間感念其德行,尊其為主司安產、護胎、解厄的臨水夫人,信仰廣傳兩岸與東南亞。 現今故居重建後,保留正殿、山門與古井等設施,並增建「百花園」,園中擺滿市民敬獻的各類盆栽鮮花,承襲福州傳統的「請花」與「送花」習俗——祈求早生貴子時取花回家,若順利得子則送花還願,展現對神明的敬意與祈願之心,也形成美化神域環境的共同默契。 故居牆角的「龍泉古井」則傳說悠久,為天然溶洞井,泉水清澈甘涼,井中偶見江鰻、鼈、白刀等閩江流域特有魚種,並流傳著“井中可聽見閩江龍舟鑼鼓聲”的奇談。據陳家後人說法,古井為自然形成,過去無井欄,如今已加以保護設施,成為結合信仰、傳說與自然靈氣的重要文化景點。
福建泉州 龍潭角祈雨處
福建泉州 龍潭角祈雨處

福建泉州 龍潭角祈雨處

龍潭角祈雨處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倉前街道,是傳說中陳靖姑施法祈雨的靈跡聖地,為臨水信仰中極具代表性的重要據點。相傳唐代福州久旱,百姓苦不堪言,當時身懷六甲的陳靖姑為救民祈雨,獨自前往龍潭角,乘草席入江誦咒施法。期間風浪翻湧,其師父許旌陽感應,派遣王、楊二太保化為四隻母鴨穩住草席,最終感動天地、天降甘霖,解救旱災。但她也因此勞神過度,最終元氣耗盡不幸殉道,被後人敬奉為「臨水夫人」。 龍潭角古稱「龍潭窟」,原名「白龍江」,因傳說中有白龍棲居於此而得名。據說此地正是「閭山」的法門所在,與陳靖姑所習法脈相合,因此成為信仰核心之一。為紀念她在此地的祈雨事蹟,福州人視龍潭角為神蹟顯化之地。每當陳靖姑生辰等重大慶典,都會舉行「臨水夫人」真身巡遊活動,以祈來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已成為福州民間重要的習俗。
餐食Meals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80 RMB
住宿Hotel

福州/景城大酒店  或同級

Day

福州/莆田嵩山濟慈宮(陳靖姑修練洞)/賢良港天后祖祠/湄洲島( 媽祖祖廟 )/泉州天后宮( 二媽 )/泉州

酒店早餐後,前往【莆田嵩山濟慈宮】是陳靖姑祖籍廟,陳靖姑父親陳昌是莆田人,家住醴泉裡竹林村(今秀嶼鎮象山村)。傳說陳靖姑少年時代上閭山學法,於唐光化元年(898)學成回閩,受閭山許師父的重託,一路斬妖除邪,除暴安良,斬蛇妖於古田臨水井中,沿途收女將36人,玉女72人,回莆田醴泉裡嵩山仙姑巖修煉。【賢良港天后祖祠】還供奉著媽祖的「聖父母」(媽祖的雙親);媽祖回娘家謁祖進香時,信徒必先恭請媽祖鑾駕在賢良港天后祖祠舉行謁祖儀式後,才從賢良港碼頭渡海到湄洲祖廟去「刈火」,這是學習媽祖躬行孝道的傳統美德。莆田搭船至湄洲島【媽祖祖廟】湄州祖廟建於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世界上26 個國家和地區千餘座媽祖廟的祖廟,媽祖名林默娘,是北宋時湄洲島的民女,據說她出生的時候,遍地生香,瑞光四射,她終生行善濟人,引導鄉人避凶趨吉,後來她為了救護船隻遇到風暴的父親而遇難,百姓感念她的美德,尊她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相傳為媽祖林默娘升天之地,亦為台灣媽祖廟之祖廟,香火鼎盛。【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初名「順濟廟」。康熙二十四年,感念媽祖有助清兵攻取台灣,更廟名為「天后宮」。泉州天后宮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台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的,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今住宿於泉州。

福建莆田 嵩山寺修練之地
福建莆田 嵩山寺修練之地

福建莆田 嵩山寺修練之地

嵩山寺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象山,為陳靖姑早年修行與傳法的重要場所,亦被視為臨水信仰的源起之地之一。相傳陳靖姑自幼聰慧靈異,唐中和年間拜入閭山派祖師許旌陽門下修習道法,學成後曾隱居嵩山潛心修煉,並在當地傳道授法、扶危濟困、斬妖除邪,深受鄉民敬仰。嵩山寺因此被視為陳靖姑修道與弘法的靈地,承載她慈悲濟世的精神與道教法脈的傳承。 嵩山又被稱為“福地靈山”,山勢巍峨、林木蒼翠,相傳古時此地靈氣充盈,是修行之人最理想的清修地點。寺中原有祖廟,供奉陳靖姑與其門下弟子。隨著臨水信仰遍及海內外,尤其是台灣信眾尋根謁祖風氣興起,20世紀末重新修建並擴建嵩山祖廟,現今廟宇規模宏大,占地達一萬兩千餘平方米,香火鼎盛。
福建莆田 賢良港出生地
福建莆田 賢良港出生地

福建莆田 賢良港出生地

賢良港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白塘鎮,是媽祖林默娘誕生與生活的故里,被視為媽祖信仰的源頭所在。相傳林默娘誕生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出生時異香盈室、安靜不啼,因此取名「默」。自幼天資聰穎、氣質端靜,勤讀經書、樂善好施,尤喜登岸觀浪。 賢良港至今保留許多與林默娘相關的歷史遺跡,包括林氏故居、媽祖井、拴馬石、祈夢亭等,皆為信徒緬懷媽祖人間足跡的重要信仰地點。其中「媽祖井」傳為默娘日常取水之處,井水清涼甘洌,被視為靈泉;「祈夢亭」則是當地祈求平安、求夢問卜的場所,深具民俗意涵。「賢良港」本身即寓意賢德仁義,也呼應了林默娘慈悲濟世的精神特質。
福建莆田 湄洲島媽祖祖廟
福建莆田 湄洲島媽祖祖廟

福建莆田 湄洲島媽祖祖廟

湄洲島媽祖祖廟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為媽祖信仰的發源聖地。廟宇坐落於島上紫霄峰麓,面朝大海、依山就勢,是全球數千座媽祖廟中地位最崇高、歷史最悠久的一座,被尊為「祖廟」,是所有分靈宮廟的起源所在,信徒尊稱此地為「媽祖回娘家的地方」。 媽祖本名林默娘,生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島,自幼聰慧靜默,常登岸觀浪、誦經禱風,據傳通靈能預知海難,凡有船難即心神感應,以神光引航,救人無數。二十八歲那年為救風浪中遇難船隻而不幸殞化,自此顯聖,被奉為「天上聖母」。據傳其升化後,湄洲鄉民為感念恩德,於其殞化處建祠奉祀,後逐步發展為今日的媽祖祖廟。 廟宇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歷代多次擴建重修,現今規模宏大、格局嚴整,建築依山就勢、氣勢莊嚴,正殿為主體,兩側有朝天閣、鐘鼓樓、碑亭與聖父母殿,建築風格融合宋明清特色,雕梁畫棟、氣象萬千,殿內供奉天上聖母金身神像,慈目莊嚴,神龕上懸滿來自四方的敬獻匾額,見證信仰的廣傳與神恩顯赫。 祖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聖誕、九月初九升天紀念日,均舉辦盛大慶典,包含祭天祈福、巡境繞境、媽祖出巡、布袋戲與宋江陣演武等儀式。海內外信眾齊聚祖廟,手捧香籃、步行進香,以表敬意與還願,浩蕩人潮蔚為壯觀,形成一條條由信仰串起的文化朝聖之路。
福建泉州 天后宮
福建泉州 天后宮

福建泉州 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南門天后路,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是泉州最古老的媽祖廟之一。據《泉州府志》記載,當地僧人覺全法師夜夢神明顯化,指示他於南門一帶建廟供奉海神,以庇佑船民與商旅免受海難。當時泉州港貿易鼎盛,航船頻繁,對航海平安的祈願尤其殷切。覺全隨即與泉州仕紳徐世昌合資興建,選址原海潮庵舊地,建成後命名為「順濟宮」,寓意「順風濟渡、保海安民」。廟宇因神蹟靈驗、香火不絕,後被尊為「天后宮」。 民間因媽祖分靈至各地,為區分稱呼,湄洲祖廟所奉為「大媽」,泉州天后宮則被尊稱為「二媽」,是泉州地區媽祖信仰體系中地位極為重要的分靈宮廟。泉州人出海前必至此祈求庇佑,歸航後還願,形成海港居民的生活信仰節奏。 天后宮建築格局嚴謹,中軸對稱,自南而北依序為山門、戲台、拜庭、正殿、寢殿與梳妝樓,並附有齋房、迴廊等設施。正殿奉祀天上聖母神像,面容莊嚴慈和,殿內木構古樸、梁架精緻,屋脊雕飾生動繁麗。戲台則作為祭典與戲劇演出場所,至今仍保存古戲文化的活態傳承。
餐食Meals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80 RMB
住宿Hotel

泉州/晉江佰翔世紀酒店  當地五星  或同級

Day

泉州/富美宮(五府千歲)/泉州坑口宮( 田都元帥 )/詩山鳳山寺(廣澤尊王)/安溪碧靈寺(法主公)/安溪清水岩(清水祖師)/晉江夜市

酒店早餐後,前往【富美宮】自古以來有王爺祖廟之稱謂,王爺千歲信仰屬於人鬼崇拜之類,是台灣及中國閩南地區最為盛行的民間信仰之一,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有被稱為「千歲」「王爺」、「尊王」、「聖王」、「王公」者,皆屬於王爺信仰。。【坑口宮田都元帥祖廟】坑口宮祖廟始建於宋,主要由大殿和拜亭組成,宮廟臨近公路處還立有氣勢雄渾的三間三重石牌樓,牌樓正中坊樑上有“聖地靈光”石匾額。【詩山鳳山寺】地處南安西北部詩山鎮境內的文章山麓,山因似鳳而得名。主要祭祀被福建泉州人奉為鄉土守護神之一的廣澤尊王。廣澤尊王本名郭洪福(另說郭忠幅、郭乾)福建安溪人,善良忠厚、修行、風水為受到景仰的主要因素,詩山鳳山寺為其祖廟,今之詩山鳳山寺建築雄偉,已成為宗教觀光地區。【安溪清水祖師廟】是中國唯一的「帝」字形結構岩寺,原名張岩,始建於北宋,在明代重建過。普足禪師曾在此修行,見泉水清冽,於是改名建寺。普足禪師是北宋的神僧,圓寂後,有很多鄉人敬奉,號「清水祖師」。清水祖師在閩南和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有眾多的信仰者,當地人都說很靈驗,因此信客不絕,遊人更是不絕。【青陽陽光夜市】坐落於晉江市青陽街道的江聲路與金光路交匯處,經營面積約一公里,是福建省最大的夜市,也是泉州最受歡迎的夜市,單日客流量超過一萬人。這裡聚集了超過300家各種美食攤位,除了傳統的閩南小吃外,還可以品嚐到來自福建及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幾乎每位遊客來到這裡都會感慨自己的胃不夠大。

福建泉州 蕭府千歲富美宮
福建泉州 蕭府千歲富美宮

福建泉州 蕭府千歲富美宮

富美宮(亦稱“蕭阿爺廟”),為知名的王爺神廟宇,主奉蕭府大王,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後武尾”古富美渡頭,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清光緒七年(1881年)移建今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重修。主宮坐北朝南,大殿面闊、進深各三間。該宮主祀西漢名臣太傅蕭望之,泉人稱蕭太傅為“後武尾阿爺公”;配祀文武尊王及康王爺等王爺二十四尊,旁有夫人宮。為泉州地區王爺信仰的中心,分靈台灣就有2000餘處。
福建南安 田都元帥羅東坑口宮
福建南安 田都元帥羅東坑口宮

福建南安 田都元帥羅東坑口宮

坑口宫在南安市羅東鎮坑口村前的小溪邊,始建於晚唐,祀田都元帥雷海青。分爐遍及泉漳潮汕各地,並随閩南移民傳播到香港、台灣和東南亞。現莆田、台灣等海内外寺廟凡供奉田都相公都發源於此。至今全台有200多座廟宇奉祀田都元帥,坑口宫田都元帥庙每年都接待數千從台湾信眾前来反相謁祖。
福建安溪 廣澤尊王詩山鳳山寺
福建安溪 廣澤尊王詩山鳳山寺

福建安溪 廣澤尊王詩山鳳山寺

詩山鳳山寺,又稱郭山廟,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南安市詩山鎮的坊前村,傳說乃廣澤尊王郭忠福坐化之地。據傳廣澤尊王與妙應仙妃結婚後,每當夜裡傳出嬰兒哭泣聲,隔天就會看見地上的鋪石如婦人懷胎般的隆起,於是廟祝採石塑像,稱為太保,造形採取廣澤尊王之形貌,在《鳳山寺志略》與《郭山廟志》中均有記載:「鄉人夜間,每聞廟中呱泣聲,比明入視,得泥堆,遂塑像為神之儲,至今凡十三太子,散處崇祀,威鎮廟所奉為長男,自宋己然。」,廣澤尊王十三太保在台灣地區的信仰非常廣泛,太保基本上等同廣澤尊王,且十三太保的外型都與郭聖王如出一轍。
福建安溪 清水祖師清水岩
福建安溪 清水祖師清水岩

福建安溪 清水祖師清水岩

安溪清水巖,是位於中國福建省安溪縣蓬萊鎮的佛教寺廟,有蓬萊祖殿、朝聖台階、清水山門、聖泉、窺天古樟、方鑒塘、枝枝朝北和清水法門等景點,因北宋時,高僧清水祖師即在此地修行,其中蓬萊祖殿主要是供奉清水祖師,也是風行臺灣與南洋的清水祖師信仰發源地。
餐食Meals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80 RMB
住宿Hotel

泉州/晉江佰翔世紀酒店  當地五星  或同級

Day

泉州/晉江鎮海宮(五年千歲)/馬巷元威殿( 池府千歲開基祖廟 )/同安銀同媽祖( 黑面三媽 )/漳浦開漳聖王祖廟/廈門

酒店早餐後,前往前往位於福建深滬的【鎮海宮】供奉十二大巡,是深滬灣的一座大廟。鎮海宮的「十二大巡」分別是「周、趙、魏、鄭、楚、吳、秦、宋、齊、魯、越、劉」王爺,每年均由一位王爺主事,所以會再刻一尊副尊神像,總計十三尊王爺,另配祀白無常、黑無常、夫人媽,兼祀樹王公、什王公、閻君公、城隍公、文昌帝君、觀世音菩薩、龍王公等。【馬巷元威殿】,又名元威堂,池府開基祖廟,俗稱"池王宮"。明萬歷年間始建於馬巷五谷市榕樹下,自明朝以來,元威殿威靈顯赫,香火鼎盛,名聞遐邇,分爐甚多,主要分布在閩南、金門、台灣、以及新、馬、泰、菲等地達1000餘座。一年四季,謁拜者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同安銀同媽祖天后宮】銀同媽祖(俗稱黑面三媽),始於北宋,由林氏九牧24世林憚(時任同安椽史)族人,從湄洲分爐在本族廳堂供奉。到南宋紹興中期,被迎請鎮駐南門樓(時稱朱紫門)。《同安縣志》祠記中有關天后宮記載:神靈之赫瞿,由來尚矣,而最著者。【開漳聖王祖廟】陳元光是唐代高宗朝的一位武進士,河南固始人,自幼聰敏。長而博學多才,通經史,好黃石素書及太公韜略,著有「兵法射訣」。鳳儀二年,奉欽命承襲父職,率軍平定漳州,並倡建州縣,為首任刺史。唐史雖無其列傳,但漳州有廟奉祀,而隨其南下的軍校五十八姓,在漳州繁衍後代,子孫遍及台灣和海外,閩南和台灣的漳籍人,感念其功蹟建了許多「陳聖王廟」,供奉為地方之神。漳浦威惠廟,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西廟村,是一所奉祀開漳聖王的廟宇。是閩南的古蹟,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唐玄宗開元四年(西元716年)建,奉祀開拓漳州的名將陳元光將軍(開漳聖王),明朝弘治年間,知縣吳雲重修,嘉靖年間,知縣慎蒙修牌樓,萬曆初年,知縣房寰重修。前往廈門。

福建晉江 五年千歲鎮海宮
福建晉江 五年千歲鎮海宮

福建晉江 五年千歲鎮海宮

鎮海宮,在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範圍內。列晉江市文物保護單位,乃泉州十八景之深滬海韻的組成部分,系福建省對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鎮海宮歷史悠久,香火長盛。相傳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土地寮近海飄來一船,但見船中設有香案,上供帶天巡狩(俚稱王爺公)神像,附敕書一卷。
福建廈門 池府王爺馬巷元威殿
福建廈門 池府王爺馬巷元威殿

福建廈門 池府王爺馬巷元威殿

馬巷元威殿,别名元威堂,俗稱“池王宫”,是座發端於明代、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廟宇,歷来備受官民的重視和保護。佛殿坐西向東,呈二進格局,元威殿是閩台地區池王信仰的開基祖廟。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池王信仰也随之傳入,300多年来,已遍布台灣及東南亞一帶。據統計,台灣以池王為主祀的宫廟有400多座,而馬巷元威殿正是閩台池王信仰的發祥地,俗稱“正爐”、“祖爐”或“總爐”。
福建廈門 銀同黑面三媽
福建廈門 銀同黑面三媽

福建廈門 銀同黑面三媽

銀同黑面三媽位於福建廈門同安區的銀同天后宮,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媽祖信仰中心之一,亦是「銀同媽祖」支派的發源地。廟中供奉三尊媽祖神像,分別為粉面大媽、紅面二媽與主祀黑面三媽,其中黑面三媽因靈驗與威赫而成為信仰核心,深受當地與台灣信眾敬仰。 關於黑面三媽的形象,民間有多種傳說。有說她原是普通彩面神像,因長年香火薰染而變黑;亦有說法認為這是象徵她長年在海上拯救船民,經歷風霜與烈日曝曬,臉色轉黑,代表其堅毅守護的力量。在傳統信仰中,黑色具有辟邪鎮煞之意,因此黑面三媽更被視為能驅邪除障、保家護航的重要神靈。
福建漳州 開漳聖王官園威惠宮
福建漳州 開漳聖王官園威惠宮

福建漳州 開漳聖王官園威惠宮

官園威惠廟(又稱三聖王廟),俗稱官園大廟,祀奉「開漳聖王」陳元光。是當年漳州唯一奉祀陳元光一家六代等122位將軍的宮廟,是漳州奉祀「開漳聖王」最完整的廟宇。官園威惠廟始建於南宋建炎年間,後世多次重修,2002年被火焚毀後重建。廟坐北向南,占地面積3675平方米。主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懸山頂,燕尾脊,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廟內有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石香爐、清代開漳聖王神牌和清代重修碑等,周邊多開金鋪,素有「東門金」的說法,人文底蘊深厚。
餐食Meals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80 RMB
住宿Hotel

廈門/森海麗景酒店  或同級

Day

廈門/南普陀寺/白礁慈濟祖廟/青礁慈濟祖廟/台北

酒店早餐後前往,【南普陀寺】是一座有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廟,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面臨碧澄海港,規模在廈門島佛寺中居首位。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是一間在閩南和東南亞有相當影響力的佛寺。【保生大帝】姓吳名夲,又有吳真人、吳真君、花橋公等稱呼,俗稱大道公,是台灣民間崇拜的醫藥神,也是泉州同安縣移民的鄉土神。祖籍福建安溪石門,生於西元979年,飛昇於1036年。據說保生大帝自幼即非常聰穎,能過目不忘,且在醫藥方面相當有天賦,終生茹素未娶。曾擔任官員,後來跟隨仙人學道,煉丹濟世。【白礁慈濟宮】又稱西宮,傳統上認為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一說應追溯到北宋時期),位於漳州龍海角美鎮白礁村,為保生大帝出生地,經歷代修建,於文化大革命中嚴重毀損,1991年由台灣信徒捐資重修落成。【青礁慈濟祖廟】又稱為東宮,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位於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岐山東鳴嶺上,為保生大帝生前煉丹修道之所亦是初享廟食之始地。參畢後前往廈門機場搭機,結束此次大陸沿海信仰朝聖之旅,返回台灣溫暖的家。

 

福建廈門 保生大帝白礁祭祖宮
福建廈門 保生大帝白礁祭祖宮

福建廈門 保生大帝白礁祭祖宮

白礁慈濟宮祀奉醫神保生大帝吳夲,為中國閩南、臺灣、東南亞保生大帝廟宇的祖廟,俗稱「慈濟西宮」,史上位於福建同安縣角尾白礁村,今為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角美鎮白礁村,距青礁慈濟宮約3公里。白礁慈濟宮的前身為「醫靈神祠」,為吳夲逝世後當地居民紀念他而興建。南宋紹興廿一年(1151年)吏部尚書顏師魯以吳真人顯靈助地方抵禦盜賊有功,乃上書請為吳真人立廟,高宗同意後,在白礁興建了「醫靈神廟」,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清代重建,部分石構為宋代遺物。青、白礁慈濟宮是各地保生大帝的祖宮,白礁慈濟宮又有「西宮」、「祖宮」等別稱,1996年共同列為中國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廈門 保生大帝青礁慈濟宮
福建廈門 保生大帝青礁慈濟宮

福建廈門 保生大帝青礁慈濟宮

青礁慈濟宮俗稱「慈濟東宮」,坐西朝東,中軸線上依次為門樓、中殿、後殿,共三進,兩側為魁星樓和武聖樓,距白礁慈濟宮約3千米,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清代重建,部分石構為宋代遺物。青礁慈濟宮的前身是龍湫庵,在吳夲逝世後,當地居民在該庵塑像供奉。南宋紹興廿一年(1151年)吏部尚書顏師魯以吳真人顯靈助地方抵禦盜賊有功,乃上書請為吳真人立廟。而原本眾人選在雲嶠院旁,但據說因神明顯靈表示已選定他處,最後在龍湫庵南邊建廟,稱「龍湫廟」。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宰相梁克家上奏請廟額,朝廷乃賜廟額「慈濟」,廟名因而改稱「慈濟廟」。淳熙十二年(1185年),承事郎顏唐臣曾發起整修。淳祐元年(1241年),下詔將「廟」改為「宮」,因而有「慈濟宮」之名青、白礁慈濟宮是各地慈濟宮的祖宮,祀奉保生大帝。
餐食Meals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80 RMB
  • 晚餐:N/A
住宿Hotel

溫暖的家

航班資訊
航程 航段 起飛時間 抵達時間 航空公司
去程 台北桃園→福州 11:25 13:00 廈門航空 MF880
回程 廈門→台北松山 17:00 18:45 廈門航空 MF881
※行程表內航班時間僅供參考,正確時間將以行前說明會資料為主。
其他說明

行程報價包括下列費用:

1.全程機票費用、機場稅、附加燃料費。

2.行程表所列:餐食/ 酒店/ 車資/ 船資/ 門票/ 活動費。

3.旅遊責任平安險500萬+ 20萬醫療險/ 海外急難救助險/ 行李不便險。(限由台灣出發)

4.如遇到不可抗力之因素,本公司保有更動航空公司班次、調整行程交通順序之權利。

5.旅客於行程中如須更動調整行程,本公司將會全力配合修正,力求圓滿。

相關行程
《張天師》龍虎山天師派祖庭.齊雲山.廬山 6日
淨土宗祖庭東林寺、景德鎮、屯溪老街、婺源
《天上聖母》莆田湄洲3日
湄洲媽祖廟.銀同黑面三媽.泉州開元寺
《玉皇上帝》山東泰山.青島嶗山.道教仙山6日
大美山東.泰安.泰山.大明湖.黑虎泉
《武當山》玄天上帝.西安.驪山老母.財神廟6日
玄天上帝・道教第一福地
《三太子哪吒》乾元山金光洞.哪吒祖廟.峨嵋山.青城山6日
哪吒祖廟.樂山大佛、青城山、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
《濟公禪師勝地》靈隱寺.淨慈寺.天台山 5 日
濟公禪師李修緣六大勝地~ 誕生、學習、出家、顯化、長住、圓寂
《關聖帝君》山西運城.洛陽.當陽荊州 6 日
關聖帝君 ~ 故里.勝跡.入土.魂歸五大勝地
《西王母娘》崑崙山瑤池.新疆天山天池.敦煌.鳳凰山 10 日
母娘尋根之旅.新疆天山天池.敦煌莫高窟.扎麻隆鳳凰山.瑤池王金母.驪山老母.城固地母
出團日期 :
09/06
《中國。崑崙道宗》
中國崑崙道宗~神明出任務
為朝聖者打造兼具深度旅行與修行之路
大品吉樂旅行社專注於中國崑崙道宗的信仰巡禮,追尋西王母娘、九天玄女、玄天上帝、哪吒、濟公禪師,有別於觀光導向旅程,旅客透過走訪崑崙山口、無極龍鳳宮、崑崙神泉等聖地,仰望崑崙雪峰、參拜古剎祈福,漫步於敦煌千年石窟壁畫,品味麥積山石窟佛像神韻,沿途清香祈願、誦經祈福,體驗千年薩滿、道教、佛教文化交融的聖山巡禮,一場天地萬象的修行旅程,為人生添一段壯麗而靜謐的記憶。

聯繫吉樂旅遊
line2 線上
諮詢